新年伊始,在教育领域的大举进军成为科学城“开门红”里最显眼的那抹红!
先是北京师范大学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学校即将开工建设的消息刷遍网络和朋友圈,接下来又是多所学校今年开工建设的官宣,让新一年的科学城显得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资料图片)
作为科学城区域内教育资源最为丰富和城市的大学城片区不能被忽略。
因为,尽管大学城的教育资源最为丰富,但是,优质教育项目仍然稀缺,而国际教育项目更是一片空白。
巴蜀科学城国际部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大学城将诞生首个国际学校,而这所国际学校项目将与北京师范大学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的国际教育项目,共同组成科学城的首批国际教育第一梯队。
而令人振奋的是,它们都将在今年开始建设,这也意味着它们处在同一个时间的起跑线上。
在1月31日召开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召开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会上,公开宣布了今年的学校建设项目。
2023年,科学城将推动 北师大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 、华中师大重庆学校、 巴蜀科学城中学扩建 以及 金凤片区学校、西永L分区学校 等项目开工建设。
据招标文件内容显示,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部项目位于重庆 高新区学智路,项目占地约15007.6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5700平方米,拟建宿舍、食堂、国际部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报告厅、运动场馆、地下车库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很明显,该项目的节奏很快。
1月5日,《重庆巴蜀科学城配套教育基地工程(暂定名)勘察设计招标公告》正式发布,2月3日,《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扩建勘察设计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开发布,公示期为2023年2月3日至2023 年2月7日,足见其效率。
其中,设计服务期限为50日历天,估计勘察服务在20日历天左右完成,也就是说,设计勘察所需时间在2个月左右,到4月份即可完成设计勘察。年中应该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并启动建设了。
据设计单位介绍,该项目设计从重庆传统的山地街巷中获得灵感,在独特地势、多元而立体的形式下,以街筑校建立秩序,复合空间提供探索学习的乐趣,建筑向西逐级抬升,过渡到更大的城市与自然的尺度,从这里走向更加开阔美好的未来。
方案布局以共享创新社群为核心,围绕共享社群南北两侧分别布置功能单元,使得功能单元和共享社群紧密相连,形成方案最基本的空间关系;在功能单元外,再布置两个院落空间,在校园和城市间形成相对安静的缓冲空间。
抬升的基座与北侧抬起的高架呼应,建筑南北布置,作为城市形象面的同时,也是以“墙”的形式应对城市主干道噪音问题,为校园内部争取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城市通过东侧大台阶到达基座进入校园,下沉广场的菩提树,作为主入口形象,大台阶连通零层公共平台,九步一台,戚戚求学路;
校园内,引入了多零层的概念,一方面是削弱高密度建筑体量带来的压迫感,另一方面是通过各个零层空间带来不同于传统校园那种封闭的教学环境,更加适应国际版这种提倡互动,促进交流的灵活空间;
裙房顶的学院“大道”,创造了一个完整开放的公共活动区域,既有主轴的仪式感,又很好的进行了垂直分区,成为上部住宿区和下部公共功能区之间的粘合带。
设计通过非常规的设计手法,很好的协调了高密度校园和城市的协调关系;同时也建立起一个闹市中,舒适且静怡的校园空间。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址在大学城树人小学旁,是由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华名校”巴蜀中学 携手共建,其初中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
尽管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部项目跟北京师范大学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同期开工建设,但是,由于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部项目是增建部分,规模比北京师范大学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规模要小得多,因此,建设工期更短,按照现在的建设速度,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建成投用,也就是说明年年底就可以基本完工,最迟后年就可以招生开学。
因此,科学城的首个国际学校将在大学城诞生,而随着北京师范大学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的建成和投用,科学城的基础教育实力将大大增强,形成百花齐放、策马奔腾的大好局面。
作为科学城的文化和教育核心,大学城的春天到了!
Copyright 2015-2023 印度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